close

這部被政府背書、大企業家贊助、找來政治名嘴以感性嗓音述說感人文字、媒體大肆報導的紀錄片在討論暖化對於台灣的影響,暖化是台灣人應該也必須去關懷的議題,但環保議題下面不止只有暖化一項,我想起前些日子閱讀的《群》,海洋地球各類其他物種群起反撲人類的陰謀論,但他不只是陰謀論,更深的意涵來自於作者對環境保護的反思。

我認為更值得思考的是,我們在著眼於地球暖化時,是否有更近於眼前的環保議題?套一句流行的廣告台詞:『什麼都可以BOT,怎樣都不奇怪。』其實,有很多人都不了解所謂的BOT到底是什麼東西,所以我在這邊概略地解釋一下:英文原文是Build Operate Transfer(建設、營運、轉移),簡稱為BOT,它的出現來自於世界進步國家在社會福利政策的支出上日益膨脹,但稅收卻沒有辦法相對增加,於是在公共建設上面免不了得少花一些預算來填補社會福利政策的支出,政府沒有錢,於是向民間喊話,稱作:「公共建設民營化的政府理財政策」,簡單來說就是「民間參與」,更簡單一些就是政府開放民間入股公共建設營運,BOT是一種特許方案,隨著BOT的盛行,越來越多政策、建設能夠拿出去BOT,政治人物用權力向資本家換取佣金,資本家在建設中賺取更多金錢,越大的資本擁有越大的影響力,壓低商品成本、媒體廣告代言炒作、國家政策影響力…,巴拉巴拉,有錢說話都大聲。

許多中小企業因為無法抵擋來自國際或者當地的大企業在商業上的批鬥而紛紛倒閉,在資本主義裡面被稱作:「自由市場」,而且,那是應該的,能力決定生活。但是,我們的人道呢?關懷呢?甚或,愛呢?

正當我們受到正負2度C影片的感動之際,發下環保宏願,出門記得帶自己的筷子湯匙少用免洗餐具、節能關燈或改用省電燈泡、一個星期有一天吃全素以減低碳排放量大的畜牧業的環境成本、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盡一己之力時,那些有錢沒地方花的老爺們正用他們手中的影響力與資本蓋起一間又一間的工廠,水土保持評估報告、環境評估報告,用錢就買得到,手握權力的精英眾人用團體暴力建構起一個巨大的自私網絡,例如蘇花高速公路的建設就被拿去當作政治角力的籌碼,政治人物要讓人民看見,他們的「努力」與「建設」。

『我們不是需要更好的政府,而是更好的公民。』因為許多東西都來得太容易,使用貨幣簡化,所以我們越來越不懂得珍惜。我們都太習慣,許多事情越來越便利,所以理所當然認為蘇花高速公路的興建是東部交通的一大福音,但是,環境呢?這只是一個觀點,我們認為快速便利等同於「好」,那些必須去深究的問題就變得無關緊要了,我們只看得到表面的發展,卻忽略底下暗潮洶湧的各種疑義,等到淹水了、倒了、災變了,再來辱罵、憂愁,但是誰又在這事情進行之中發出過聲音了?誰又能保證這不是又一次的政治角力?

也許我真的太過陰謀論,但誰能保證這些事情從來不曾發生過?眼前對環境保護我們有更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做,改變對環境的態度、改變看政治的角度、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別對媒體言聽計從…,我們值得擁有更好的台灣。

紀錄片最後放上了一些扮演被稱之「人道關懷者」的宗教人物所說的「格言」,第一句是這麼說的:『愛護地球,必須「開源節流」。』來自星雲大師;第二句:『我們都是地球人,呵護地球人人有責,自愛、愛地球,這是地球人的本分事。』來自證嚴法師;第三句:『環保是思維,是生活的方式,是與人相處的態度,也是對待大地環境的一種行動。』來自聖嚴法師;第四句:『為了世界能夠合諧,每個人都能夠有一片生存的淨土,一定要落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來自惟覺老和尚;第五句:『未雨綢繆,面對暖化,平常就該注意環保。』來自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

我無意批鬥,但是我實在要說說星雲大師的那句「開源節流」,如果我們的欲望不要那麼無窮無盡,又何須開源?又何須節流?如果我們的文明沒有教會我們節制自己對大自然索求的欲望,這樣的文明又有什麼樣存在的價值呢?再來便是惟覺老和尚的那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個人認為,只是佛教教義穿鑿附會於環保議題罷了。最後,我實在要稱讚一下樞機主教大大,「平常就該注意環保」,真是太有學問了,提出小學生寫作文程度般的格言,我忍不住搖頭驚嘆,好樣的。

還是要讚揚一下,胡德夫那首美麗島,真好聽。附上歌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